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7.37万亿元,增长了6.2%,高出同期中国整体进出口增速2.2个百分点;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.57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9.6%,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.6%;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2.4%,规模创了历史同期的新高……这是记者10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的最新数据。
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
来自共建国家的超六成
据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介绍,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对共建国家进出口17.37万亿元,增长了6.2%,高出同期整体进出口增速2.2个百分点。
进口方面,中国大宗商品进口量中,来自共建国家的占64.6%,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.1个百分点。今年以来,海关总署与共建国家对口部门共签署了100余份合作文件,其中农食产品准入文件70余份。中国农产品进口值中,来自共建国家的占到了69.1%,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了3.1个百分点。
出口方面,对共建国家出口电子信息产品增长16.6%、高端装备增长37%、风力发电机组增长58%,出口纺织服装、食品、家具、汽车等“衣食住行”商品均实现了增长。
王军表示,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,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、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。高水平贸易畅通不断开辟共建国家发展合作的新空间。为全面展示中国与共建国家外贸发展取得的成就,海关按年编制中国与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贸易指数。把2013年的基数定为100。最新结果显示,2024年该指数上升到了198,充分体现出中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强劲势头和增长潜力。2024年,共建国家占中国进出口的比重首次超过5成,今年前三季度进一步提升到了51.7%。
“下一步,海关将继续以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八项行动为指引,深化与共建国家海关合作,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,推动我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。”王军说。
东盟已连续8年
是中国农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
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、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答问中国东盟贸易相关情况时介绍,东盟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。2021年中国、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,双方经贸合作更加密切,贸易规模连续跨越了5万亿元、6万亿元台阶,去年达到了6.99万亿元,接近7万亿元。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对东盟的进出口总值5.57万亿元,同比增长了9.6%,占外贸总值的16.6%,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,优势互补、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持续深化。
吕大良表示,从消费者的角度看,丰富了双方的消费选择。东盟已经连续8年是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。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自东盟进口的农产品增长了15.3%,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9.1%,东盟是中国农产品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地。其中,通过中老铁路这条“黄金大通道”进入中国市场的水果增长了37.8%,国内消费者品尝到的“热带风味”更快也更新鲜。同时,东盟也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,前三季度,中国对东盟出口的柑橘、莴笋等都实现了较快增长,东盟消费者也可以选择更多的“中国味道”。
从企业角度看,支撑了双方的产业合作。随着中国与东盟以及东盟国家多双边自贸协定的全面生效,关税减让效应、贸易便利化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持续加深,中国与东盟产业合作的空间不断拓展。前三季度,中国对东盟出口的纺织机械、纺织原料分别增长了28.2%、13.4%,进口的服装增长了9.3%;自东盟进口的橡胶增长40.7%,出口的轮胎等汽车零配件增长了19.8%。
从进出口商的角度看,双方贸易通道更加顺畅。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与《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》深度对接,中老铁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相继落成,双方立体化互联互通网络更加完善,为深化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。从前三季度看,中国以陆路运输方式对东盟进出口增长了21%,以水运、空运等进出口也都较快增长。
吕大良称,中国—东盟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。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已经全面完成,这将为双边经贸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,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的确定性。
中国积极推进
“上合朋友圈”农产品准入
上合组织成立24年来,成员国共享机遇、共谋发展,各领域合作都取得了丰硕成果。吕大良表示,中国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进出口已经从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的约1000亿元,增长到2024年的3.65万亿元。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对其他成员国进出口2.75万亿元,同比增长2.4%,规模创了历史同期的新高。
吕大良介绍,从数据看,随着中欧班列加速发展、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延伸、航空货运网络的织密,这些互联互通的成果都推动了上合组织贸易合作的加深。今年前三季度,中国以铁路运输方式对其他成员国进出口超过了3600亿元,占中国铁路运输进出口总值的7成;公路运输、航空运输进出口也分别增长了10.9%和37%。参与贸易的经营主体越来越多,人员往来也越来越便利。前三季度,中国对其他成员国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超过了19万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约8500家。据了解,今年以来,前往浙江义乌采购创业的上合客商,就超过了10万人次,同比增加超过1万人次。
中国积极推进“上合朋友圈”农产品准入,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自其他成员国进口农产品743亿元,增长6.1%,越来越多的上合特色农食产品跨越山水,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日常生活。同期,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出口农业机械、医药品、医疗器械分别增长51.9%、14.7%和13.4%,助力了相关国家产业的升级,以及增进了民生福祉。
“上合组织成员国市场规模庞大、内生动力强劲,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提升。下一步,海关将认真落实天津峰会的成果,拓展与其他成员国在通关便利化、检验检疫等领域的合作,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,为深化贸易投资合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。”吕大良说。
编辑/童思敏
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