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最新动态 > 会员风采 | “双节”期间中远海运护航77.9万人次平安过海等
最新动态
会员风采 | “双节”期间中远海运护航77.9万人次平安过海等
2025-10-118



我国海底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

近日,随着“滨海109”铺管船将最后一节海管终止封头铺设到渤海南部海域,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密集的海底管道网络,海底油气管道已达3200余公里,助力我国海洋油气管道总长度突破10000公里,跃居世界前列。


海底管道被称作海洋油气生产系统的“生命线”,既串联油气田内部各设施,又将油气资源稳稳输送至陆地终端,形成“水下井口—海底管道—陆地终端”完整生产链。在海底管道工程建设方面,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原创性技术攻关,加快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步伐,铺管作业能力实现全面提升,铺设规格已实现从2英寸到48英寸海管的全尺寸覆盖,涵盖了单层管、双层管、复合管、子母管等国际主流海管的全部类型,铺管技术及装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并在装备技术体系完整性等方面走在国际前列。


在发展国内海底管道业务的同时,中国海油积极为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和地区能源发展贡献力量,先后承揽东南亚、中东、非洲等地区的10余个项目,累计铺设海底油气管道500余公里。


(消息来源: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)




南方电网受台风“麦德姆”影响用户全面恢复供电

国庆中秋“双节”期间,南方电网最高负荷2.34亿千瓦,同比增长11.6%。南方电网公司全力保障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五省区节日期间电力供应有序,10月8日22时,受台风“麦德姆”影响的用户全面恢复供电。


南方电网结合节假日用电特点和气象监测信息,科学安排电网运行方式,利用各类在线监测装置、无人机及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对重要场所、重要电网设备的监测运维,全力保障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海南五省区节日期间的电力安全可靠供应。


今年第21号台风“麦德姆”先后于10月5日14时50分、10月6日凌晨1时10分左右,先后在广东湛江徐闻、广西防城港沿海登陆,对电网造成较大冲击。南方电网各部门各单位严格落实公司党组部署要求,以“确保人民群众祥和过节”为目标,举全网之力争分夺秒开展防汛救灾抢修复电工作,累计投入人员8.58万人、抢修车辆2.5万台、应急发电车607台、应急发电机1.12万台。经过日夜不间断抢修,于10月6日18时实现广东、广西、海南受影响行政村“村村点亮”。截至10月8日22时,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受台风影响的用户全面恢复供电。


此外,“双节”期间南方电网重点基建项目正常进行,1314项境内工程、1项境外工程(中老500千伏联网项目)正常施工,现场施工人员12.6万人次,施工秩序良好。


(消息来源: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)




“双节”期间中远海运护航77.9万人次平安过海 

国庆中秋“双节”期间,中远海运累计护航77.9万人次旅客、20.33万辆次车辆平安过海抵达目的地。面对激增的客流压力,中远海运从多维度构筑运输保障体系。


筹备“双节”期间,每一艘客滚船启航前都要经历详细的专项“体检”,船员们完成了船舶专项检查1260艘次、随船检修13次,机务登船“把脉”累计72人次,船员们更是化身“船舶医生”,自行抢修设备故障61次。同时,港口安检如同精密筛网,现场严格执行车辆、旅客100%安检,强化危险品查堵、新能源车辆专班专项管控。面对台风“麦德姆”的突袭,中远海运提前组织避风,复航后132名船员火速集结,实现了“停航服务不减,复航即达高峰”。


琼州海峡上,48艘客滚船以“固定班期+动态加班”的节奏做好疏运工作。“多装快跑”“即装即走”的策略下,新能源车专班与鲜活农产品专列同时高效运转,“小车提前购票+货车预约过海”的智慧调度让车流畅通。渤海湾航线上,8艘船舶客滚运输船舶累计完成航班144航次,运输车辆1.22万辆次、旅客7.63万人次,运量同比双增长。北部湾航线,2艘大型船舶与琼州海峡航线形成互补协作格局,打造“航运+文旅”新业态,“长乐公主”轮更以单航次366名旅客创下历史新高。


新海港港区内,12个流动服务点提供问询、引导、退改签和应急救援等“?站式”服务,并支持英日韩等多语种。同时,中远海运通过两大智能系统实现服务能级跃升。AI智能客服系统精准捕捉用户多轮对话中的“模糊需求”与“复杂场景”,针对票务管理、车辆管控等核心场景提供个性化应答;智能调度系统则依托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,动态调整泊位安排,使船舶周转效率显著提升。


(消息来源: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)




“双节”假期收官 东航近2.5万班航班承运超365万旅客

国庆中秋假期期间,东航合计执行国内外航班近2.5万班,运输旅客超365万人,日均执行航班量超3100班,同比增长3.6%,日均承运旅客45.6万余人次,同比增长6.2%,创历史同期新高。


数据显示,在国内航线方面,旅游市场持续火热。从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广州、西安、成都等枢纽城市,前往厦门、大连、长沙、哈尔滨、长春、沈阳等地的旅游航线成为旅客热门选择,客座率持续高位。


在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,东航“双节”假期8天内共执行航班总量达3484班,累计运输旅客55.2万人次。其中,前往欧美澳、日韩、东南亚、中亚、西亚、北非等地的航线较为热门;上海浦东—墨尔本、上海浦东—纽约、上海浦东—法兰克福、上海虹桥—东京、西安—伊斯坦布尔、上海浦东—卡萨布兰卡、南昌—新加坡、上海浦东—塔什干等航线客座率较高。


为保障旅客顺畅出行,长假期间,东航在全国多地机场增开值机柜台、增设地面引导人员,并于假期前推出“陪伴服务”,率先在上海浦东、上海虹桥、北京首都,以及昆明、合肥、青岛、济南等国内主要机场推出,以满足全年龄段旅客的差异化出行需求,服务假期出行高峰。


(消息来源: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)




“横竖”都世界第一!中国能建参与投资建设贵州花江峡谷大桥通车

近日,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、葛洲坝路桥公司参与投资建设的全球第一高桥、世界第一山区跨径桥梁——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通车,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桥梁工程的智慧与实力。


作为贵州六枝至安龙高速公路关键控制性工程,花江峡谷大桥全长2890米,桥面距水面625米,较北盘江第一桥高出近60米,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。同时,大桥主桥跨径1420米,同样登顶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,实现了“横竖都是世界第一”的壮举。面对花江大峡谷复杂地质条件、瞬时高达14级的强风环境,以及600多米高空作业精度要求极高等世界级挑战,大桥创新采用流线型钢桁梁与中央稳定板组合抗风体系,钢桁梁设计为水滴形截面,有效降低30%风荷载,中央2米高稳定板可消解90%横向风振,保障了结构安全。项目还应用多普勒激光雷达全天候监测风场,为施工和运营提供精准数据支撑,创新采用智能缆吊系统、2000兆帕级高强钢丝等前沿技术,多项成果被纳入国家桥梁建设标准,将中国桥梁的设计、施工水平推向新高度,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“中国方案”。


(消息来源: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)


来源:国资委、企业网站

编辑/童思敏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点我访问原文链接